当你沉浸在“无人便利店”不能自拔,“无人物流”正悄然而至
近日,无人超市以一夜蹿红的架势,在众多媒体上强势刷屏。加之马云制造话题的能力,无人超市也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没有导购,没有收银,即买即走,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一经亮相就赚足了眼球。要进入这个超市,首先打开支付宝扫一扫,离店的时候经过两道“结算门”,第一道门感应离店信息,第二道门进行商品结算。测试结果显示,无人超市的真实付款率达到了82%以上,可谓是便捷与智能的“化身”。
不仅如此,据称马云和宗庆后还要强强联手开10万家无人超市,刘强东也表示将在全国开50万家京东便利店还有京东的无人超市。
先不说无人超市能否成就大家争相探讨的“新零售”,但智能技术的一日千里着实令人感慨。显然,“无人”以绝对优势成为当下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不断扩大了“无人物流”的发展边界,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智能快递柜等“无人物流”系列,也有成为物流行业标配的趋势。
无人机:物流圈的“特种部队”
7月11日,一段顺丰的大型无人机水上起飞视频在网上霸屏,引来一大波“吃瓜群众”围观。据悉,这次意外亮相的顺丰水陆两栖大型无人机,放眼国际领域似乎都不多见。虽然此无人机现阶段还属于试飞测试阶段,但据悉一年左右就可拿到牌照正式商用。
作为中国最早开始尝试将无人机用于配送环节的企业之一,顺丰早在2012年底,就开始寻找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并以合资、投资、自研等多种方式,全面按照集团的战略规划开展物流无人机核心能力建设的工作。2017年,顺丰自主研发的MantaRay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问世,同年6月,顺丰在江西赣州市南康区顺利完成试飞,并获得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
同样作为国内较早尝试使用无人机送货的企业之一,京东的无人机项目于2015年正式立项。2016年5月,京东正式成立X事业部,并确立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三大板块。同年6月,京东在江苏宿迁完成了“无人机送货第一单”,服务范围主要是农村地区。目前,京东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已在宿迁建设完成,并将联合陕西省政府合力在陕西打造全球首个低空无人机物流网络运营基地。
一直以来,苏宁都在联合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无人机公司深入探讨无人机物流的标准化运营,并于2016年12月成立了S实验室,专注于物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17年6月17日,苏宁无人机成功完成了首次实景派送,并保证可以低空飞行作业。
此外,快递业的“国家队”中国邮政,也已在全国运营了多条常态化的无人机配送线路。
以上一系列消息说明,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已崭露头角。显然,在常规物流手段无效或者成本太高的场景(包括,山区、丘陵、海岛等)中,无人机可谓是物流圈的“特种部队”。
一个物流企业若想成为扎实的行业品牌,就必须有能力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市场环境,完成无差别的物流服务。换句话说,未来的物流业竞争中,只有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没有短板,且拥有实打实的物流配送能力的物流企业,才称得上“实力派”。
无人仓:“机器换人”、“空间换地”
随着土地成本及人工成本的逐渐飙高,作为大后方的物流仓储可谓“腹背受敌”。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控制的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着手布局“机器换人”“空间换地”,显然,仓库无人化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6年10月26日,京东无人仓首度曝光。AGV搬运机器人、shuttle货架穿梭车、DELTA分拣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等一系列物流机器人辛勤地工作在无人仓中,组成了完整的中件商品与小件商品智慧物流场景。
环环相扣的机器人配合作业,让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后台的人工智能算法指导生产,带来仓储运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目前,京东无人仓的存储效率是传统横梁货架存储效率的5倍以上,并联机器人拣选速度可达3600次/小时,相当于传统仓库作业效率的5-6倍。
与此同时,2016年“双11”期间,菜鸟网络无人仓的神秘面纱也掀开一角,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立体库走进人们视野。据悉,菜鸟网络无人仓从收到订单到包裹出库,除了条码复核等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
在此期间,苏宁云仓也正式亮相。没有炫酷的无人车或机器人,苏宁云仓更注重应用科技的协同,集自动化、数据化和规模化于一体,日处理包裹可达181万件,拣选效率每人每小时1200件,单个订单最快30分钟出库,相比以往可减少千人以上。
无人车:全程高能的“老司机”
当大家已经准备好在2017年“6·18”电商折扣狂欢日剁手时,媒体们一大早却在追逐另一个由电商平台引爆的话题点:无人车配送。显然,全新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无人车也已投入到“快递大军”中。
2017年“6·18”当天,京东首批试点运营的无人配送车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快递投递。无人车在抵达投送点的5分钟前通知用户,用户获知快递信息后前往无人配送车所在地点,无人配送车通过用户输入的提货码或人脸识别等方式对取件人进行身份确认,确认无误后,无人配送车的舱门将自动开启,用户自行取走快递。
此外,京东无人配送车能自行根据目的地规划最短行驶路径,能规避道路障碍,能识别路口红绿灯,也就是说它的设定是完全取代人力配送员的工作。
其实,早在2016年9月,菜鸟网络旗下E.T.物流实验室研发的首款末端配送车小G就已通过网络视频亮相。小G是一款专门用于“快递最后一公里”而生的配送车,它拥有像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不仅自己会上电梯、感知电梯的拥挤程度,甚至还能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智能规划路线。如今,小G已经从阿里巴巴的园区开始进入更多的服务场景。
无人车并非遥远的诗和远方,也许,大家下次购物时,就能碰到呆萌的无人车“小哥”。
智能快递柜:快递员告别“投递难”
对于“剁手族”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快递到了,可家里无人签收。”于是大家对快递“最后一公里”服务的需求就催生了不少商机。然而能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智能快递柜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
事实上,近年来网络购物急剧增加,快递数量也水涨船高,人手不足成为快递行业的常态,快递员也时常面临着没有时间用餐、二次投递、过度疲劳等问题。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则帮快递员分担了部分负担。
与储物箱类似,快递放入智能快递柜后,收件人回家后刷取专用磁卡就可以取出快递;如果是站前等存在不特定因素的公共场所,快递员将快递存入智能快递柜后,通过邮件告知收件人号码和密码,收件人凭密码解锁快递柜,也可以轻松取出快递。
近3年来,智能快递柜行业的入局者不少,既有中国邮政、丰巢、日日顺乐家、京东自提柜等充分利用上游快递资源的大玩家,也有e栈、格格货栈、递易、云柜等第三方背景平台。
其实,物流的本质是对人与物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而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则可以有效解决快递员与客户之间在“最后一公里”环节上的时空障碍,可谓显著提升物流行业效率与消费服务体验。
“无人”系列将领衔物流业
除上述物流无人化的场景,想必看过《金刚狼3》的童鞋们都会注意到:金刚狼在逃跑的路上遇到无人驾驶大货车(没有车头的货车),是的,非常酷!或许大家认为这只是科幻电影的特有环节,但随着物流体系中无人化的持续深入,这些“特技”终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
实际上,这也不足为奇,因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力成本不断增高,利用技术手段来降低物流成本早已成未来的必然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整个物流体系都可以实现全程无人化,和百分之百自动化。
未来虽远,但终会来临!
2017中国智慧物流领袖峰会将于9月14日在北京举行。传统物流转型升级,新一代智慧物流正在革新、优化物流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提高行业效率,降低行业成本,减少行业风险,创造新的价值点。智慧物流大势已来,在“一带一路”的催化下,将带来哪些变化?深圳保税区仓库